跟着父亲写一弯一弯的诗
段奇清
①父亲是一位农民,可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位诗人。父亲以大地为诗笺,拽扯下日头、星月为笔,饱蘸着霜雪雨露,书写出金灿灿、沉甸甸的一弯一弯的诗。
②以前,我只认为父亲每日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驼背地辛苦恣睢地劳作着。腰弯得像小草被大风压制着那样,只能与土地近距离地作对视状。对此,我一度是忌惮害怕的。那时,我的梦想是手握轻盈的笔管,在风不吹、雨不淋、晒不着黄花日头的屋子里写不一样的诗文。
③我也知道,必须接地气,深入生活,走进自然,这样写出的诗文才能有庄稼的颜色,才能有风光霜雪的五彩斑斓。并且明白,春天是发现生命,是绽放生活的日子。因为父亲一到春天,他的腰板就开始弯下了,弯成一个生命与生活的弧度。
④那是一场雨后,父亲告诉我,整整一冬曾是灰色的杨柳枝条上冒出了生命的绿色。于是,我坐在书桌前透过窗户向外看,杨柳的枝头上已钻出细小且是密匝匝的叶片;再远望,便想起了李叔同的诗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⑤见我支棱着脑袋出神,父亲说,乡下人自个儿就是自然和春光的一分子!说这话时,父亲的腰深深弯着,正往院子里一口大水缸里倒稻种。他是在浸种,水光映着日光,院子中便升腾起如稻种般金色的希望,那希望渐渐融进浩渺潋滟的春色中。
⑥长长的春光中,父亲每天都弯着腰,或用泛亮的铁锹攫出涌动着盈盈期盼的新水渠,或以闪光的犁铧划开新一年期冀的处女地。
⑦看着每天沐浴在春光中的父亲,我蓦然想到:父亲弯着的腰身是抒情而跳动的诗----那是一篇扬鞭晨耕诗,是一首春种春植的诗!是的,父亲弯着腰身,熟稔地书写出一年中第一篇一弯一弯的诗,这首诗是在五月脱稿的。从父亲长时间弯着腰,很少直腰的情状中,我意识到透着麦香的这首诗是一首“抢诗”。
⑧“麦熟一晌”,只个把时辰,麦子就低下头来。虽说在火辣辣的日头下挥汗如雨,父亲心中却是踏实快乐的。汗水要是被雨水替代,田野里那趋之若云的雀子,那在云雀的歌声中唱起的朗朗的劳动号子声,以及树上的蝉鸣声,场上的梿枷声,或者大麦机器声,就会是一塌糊涂了。故此,五月的这首麦香诗是一首“抢诗”,是父亲的“急就章”。
⑨夏日五月,父亲急就的这首一弯一穹的诗,是火热的,也是比较简练的。而父亲在秋天书写出另一首一弯一弯的诗,就颇有些分量。因为父亲曾经在晶亮亮的田水中一边弯着腰唱着秧歌,一边打秧把,一个秧把就是一阵希冀的风。他又一边弯着腰身唱着秧歌,一边退着织秧网,一张秧网就是一片绿色的希望。而秋天的这首一弯一弯的诗,就是对他先前弯腰的诠释和注脚。
⑩是的,父亲洒在泥土与田水中的汗珠,在阳光雨露之手的溺爱和皸染下,终于团揉成一颗颗、一串串金粒。那一刻,我便以为父亲成了稻子。可不,父亲的腰更弯了,不,不是父亲的腰弯,是在稻杆的枝头,父亲已坠成香喷喷、沉甸甸的一弯一弯的诗句。
⑪父亲是一位诗人,他种了几十年的地,就书写了几十年的诗。父亲是一位诗人,不,他本身就是一首诗。如今,父亲化入他写诗的土地已经多年了,但他这首诗,就如同陈年老酿,时间越久,越是隽永香郁,由于父亲这首诗,也让我的诗文有几分泥土的芳香,呈现出一弯一弯的影。
(摘编自《当代青年》,2019年第04期)
【小题1】第①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我”心中的父亲?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