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小题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针叶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07 07:01: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形成一个意义完整的体系结构。
A.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B.交通日益拥挤,住宅紧张
C.控制城市人口和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D.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E.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F.增加就业困难,扩大失业队伍
G.进行城市合理规划
H.发展交通、兴建住宅
I.防治环境污染、加强绿化建设
同类题2
道路上,排成“长龙”的大量车辆不见“首尾”。每辆车一步一步地朝前挪着,根本就不知道何时能开出这个“噩梦”,司机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而路边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却欢快地在人行道上走着,速度超过了那些堆在路中间的豪华跑车。
一位在美国市区驾车上班者在2000年全年平均在路上遇到塞车的时间长达62小时,比1982年的16个小时增加了近3倍。此外,2000年全美主要城市有58%以上的道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存在塞车问题,比1982年提高了244%。通过读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交通阻塞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①时间浪费 ②能源浪费 ③环境污染 ④秩序混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 )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同类题3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下图为北京市某潮汐车道上的交通指示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潮汐式拥堵”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的高使用频率 ④市中心交通拥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读“某城市某条进出城主干道路上的交通量日变化图”(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t2 时段可能是下午18时-20时左右,进城方向的车辆较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B.t1-t2和t3-t4 时段内,可开通进城潮汐车道,以缓解进城方向的交通拥堵问题。
C.该日此城市进城人数要远远大于出城人数。
D.t2 时段,该城市进城方向的车辆数与道路通行能力持平,且此时城内车辆数量达到最大值。
同类题4
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小题1】图中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小题2】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城市硬底化增加城市内涝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类题5
下图为根据百度地图《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排名的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前十的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高的原因主要是
A.经济水平高
B.生态环境好
C.交通便捷度高
D.人口素质高
【小题2】为缓解人口迁入产生的城市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迅速扩大城区规模,提升人口容纳量
B.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C.积极拓宽城市道路,解决交通拥堵
D.对城市进行规划,合理布局产业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