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右图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
(1)观察图22,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是市区比郊区
_ __
,气压是市区比郊区
______ __
。
(2)根据图22所示的信息,用箭头在图23上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林地能让流向北京城区的空气得到净化,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23的A、B、C三地中的
______ __
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2-08-04 10:1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北京市人口的变化。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通州区要做综合服务中心,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
(1)与北京市近郊区、远郊区比较,说出中心区人口的特点。
(2)分析北京市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对中心区的影响。
同类题2
该图为上海城区用地规模变化图,下列叙述中不是伴随着上海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而出现的是
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C.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D.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同类题3
农村农民建设住房所用的土地成为宅基地。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某空心化村庄的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A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B点时,村中心和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D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F点时,全村宅基地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小题2】影响D-H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
同类题4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示区域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 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小题2】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同类题5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各经济要素的比较,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注:土地开发强度是指建设用地总量占行政区域面积的比例。
【小题1】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人均GDP低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多
B.制造业附加值不高,高技术和第三产业服务水平低
C.交通运输欠发达
D.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2】就土地开发强度而言,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
A.基本农田和绿色生态空间减少得过快过多
B.城市用地面积少
C.土地资源浪费少、利用效率高
D.可供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多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