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示为我国汉江流域示意图。近几年来图中甲城市化进程加快,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城市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9-28 10:04: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 27%。下表为我国某省(市、区)城;人口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乡村人口比重(%)
1953
4 125.22
14.8
85.2
1980
5 938.19
15.2
84.8
1990
6 760.90
21.5
78.5
2000
7 328.24
41.5
58.5
2006
7 549.50
51.9
48.1
2011
7 865.99
61.9
38.1
【小题1】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播种面积减少
B.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吸引
【小题2】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上海市
B.江苏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四川省
同类题2
读如下部分国家城市及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近20年来,上述5个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②国可能下列哪个国家( )
A.美国
B.埃及
C.英国
D.韩国
【小题3】①与③④⑤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
A.①出现逆城市化
B.①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③④⑤三国少
C.①国人口增长率比③④⑤三国低
D.①国第二、三产业比③④⑤国落后
同类题3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即城市开发对自然要干扰最少。它能够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也有人形容海绵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下图是“海绵城市模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建造“海绵城市”最确切的理解是:
A.主要是针对城市内涝而实施的城市雨洪管理措施
B.主要是针对“城市热岛”现象而实施的调节气候措施
C.主要是针对城市水问题而实施的构建城市水生态系统措施
D.主要是针对城市水污染而实施水质净化措施
【小题2】“海绵城市”所构建的水循环系统是:
A.纯自然的水循环系统
B.高仿真自然水循环的人工水循环系统
C.纯人工的全新水循环系统
D.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叠加的水循环系统
【小题3】城市海绵体蓄留、净化的水体可低成本用于
A.城市居民饮用水
B.城市道路清洁、园林绿化用水
C.工业用水
D.农业用水
同类题4
下列城市当中哪一个不是三大世界城市( )
A.东京
B.上海
C.纽约
D.伦敦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群岛周边示意图。
材料二:横滨和敦贺降水量季节分配图。
(1)简要分析日本群岛东西两侧等深线分布的差异及其成因。
(2)比较横滨与敦贺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
(3)说明日本港口城市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主要自然原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