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简答题(5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的待人接物之道,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这句话?请用点评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少于100字。
要求:有观点,有论据,有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0-12-10 04:48: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是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的一段话,其中画横线处的句子被紧缩了,请根据语境将其重新扩展开来。(5分,不少于50个字)
在早春的日子里,当四周一切都发出闪光而逐渐崩裂的时候,透过融解的雪的浓重的水汽,已经闻得出温暖的土地的气息。
云雀歌唱,溪水奔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要求有细节描写,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同类题3
请以“秋的感悟”为中心,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在横线上各写一段文字。要求描写和议论相结合,语言有文采,100字左右。
天空 大地 树叶 露珠
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温柔,我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热烈。只是我更欣赏秋天所具有的成熟和深度。
同类题4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
同类题5
苏轼的诗不仅“诗中有画”,而且“诗中有理”。请将他的《惠崇春江晚景》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用一句话说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⑴诗改文:
⑵蕴含的哲理: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