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能够概括其内容的主标题。不超过20字。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报讯针对近日部分媒体报道“小学语文教材删除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事,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接受可记者采访。这位负责人说,《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目前,该教材仍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后,该文又被选入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配套使用的《同步阅读》,四年级下册中,目前正在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许多实验区使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1-05-06 04:06: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材料概括分析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1) 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
(2)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