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提取5个能表明手动操作大气采样法过程的关键词。(5分)
PM2.5(细颗粒物)的采集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监测站室内恒温恒湿,PM2.5、PM10等自动采集器和空气质量分析仪器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以对各种污染物浓度值、大气可见度等项目实施连续监测。自动监测仪会将PM2.5等信息以黑点的形式打印在纸带上,黑点每小时形成一次,通过自动分析最后转化成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特定一小时内空气中PM2.5的浓度值。但是自动采集系统不能了解污染物,手动采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手动大气采样需要工作人员每天分赴不同站点,将一种叫做滤膜的装置放入大气采样器中,当采集时间达到24小时后,监测人员再将滤膜从监测设备中取出,放入锡纸袋中,人工送入分析仪器,分析出污染物性质,进而判断污染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12-08 12:5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4 分)
梁启超作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业、工作、生活、健康,更对他们的品性、为人、立身、处世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在他看来,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而且是学做一个现代人。他讲到求知识与学做人的关系,老实不客气地告诉年轻人:“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109 页)怎样才能实现他所说的做成一个人?他说:“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遍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同上,105 页)他在这里所说人类普遍道德的标准,其实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普世价值。我们看到,梁启超教育子女,就以这三件为究竟。有人不相信中国文化传统中包含有普世价值,怕是少有梁启超的慧眼和慧心。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段话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