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a、b分别表示2001年和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的距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 )
①购买家用电器出行距离变化最大 ②居住区周边商业设施不断提升 ③城市功能分区明 显 ④城区环境承载力大幅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小题2】据图可以判断芜湖市( )
A.规模等级下降
B.基础设施改善
C.服务范围缩小
D.矿产资源增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4-12 12:17: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区域生产布局规划的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北部建设商品谷物种植区,保证城市粮食供应
B.西南部沿海建设工业基地,发展海洋化学工业
C.东南部沿海建设大型港口,促进沿海工业区发展
D.南部沿海大力发展海水淡化,解决农业用水紧张状况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城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服务功能与d相同
B.b城市的功能分区最明显
C.c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a
D.d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b
同类题2
读下图,某城市计划在A、B、C、D四地兴建化工厂、钢铁厂、电视机装配厂和自来水厂,请你根据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作出相应选择,并说明理由。
(1)A处应建
,理由是
;
(2)B处应建
,理由是
;
(3)C处应建
,理由是
;
(4)D处应建
,理由是
;
同类题3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小题2】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小题3】下图为上图中某区域195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水污染
D.次生盐渍化
【小题4】该地区的城镇分布的特点及成因是
A.沿公路分布——交通便利
B.分布在森林里面——环境优美
C.选择地形平坦处随机分布
D.城镇沿河流分布——水源充足
同类题4
下图为大连市两地铁站进出站客流量小时分布曲线图。若图中Z—score标准化值为正值,表示该站点一小时内的客流量高于当天平均客流量;为负值,则表示低于平均客流量。据此完成下题。
依图判断正确的是( )
A.实线为甲站上班高峰期客流曲线
B.甲站所在区域地价低于乙
C.乙可能为青泥洼站
D.客流量变化与城市功能分区成正相关
同类题5
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各圈范围
面积(km²)
人口密度(人/km²)
内圈(1-6km)
113
21764
21206
19544
20416
第一圈(6-15km)
593
2606
3361
4960
7277
第二圈(15-24km)
1102
1338
1820
2804
4305
第三圈(24-33km)
1611
621
785
1080
1765
第四圈(33km—)
—
—
—
—
—
【小题1】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A.内圈
B.第二圈
C.第三圈
D.第四圈
【小题2】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小题3】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发展
B.服务业发展
C.工业发展
D.旅游业发展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