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近日,“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国家973项目在武汉通过课题验收,在国内首次实现一根普通单模光纤中以超大容量超密集波分复用传输80公里,传输总容量达到100.23Tb/s,相当于12.01亿对人在一根光纤上同时通话。
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发的这项技术实现了我国光传输实验在容量上的突破。研发人员介绍,这一技术相当于在80公里的空间距离上,仅用1秒钟的时间,就可传输4000部25G大小、分辨率1080P蓝光超清电影。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个字。
②请为运用到该技术的产品拟一则广告词,不超过15个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6-09-26 10:24: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如何把文字、图形等信息准确、快捷地记录在容易长期保存的载体上,而且这个载体要廉价、体小、量轻,容易携带或者收藏,是人类告别了 时代之后从结绳记事开始时的梦想。
为了梦想中的载体,古人  ,绞尽脑汁:甲骨、竹简、泥版书、莎草纸、锦帛、羊皮、棕榈叶、椰子叶……然而,这些载体都各有 的缺点。例如,中国有“学富五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读的书多到要用五辆车来装。其实,因为古代的“书”是竹简,以竹子为载体的,所以古代这五辆车装的书恐怕还比不上能放进手提包内的当今一部《辞海》文字记载的多。
到了中国东汉时代的公元105年,( ),这才使信息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解决了载体问题之后,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如何准确、快捷地记录图文等信息。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他在11世纪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活字印刷与此前的雕版印刷相比,优点明显:后者要求每一种书都 需要重新雕刻一套新的雕版,前者只需要排列组合那些“活”的泥字或者木字。
毕昇革命性的活字印刷让此前的雕版印刷 ,而且被不断改进,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古代的“书”是以竹子为载体的竹简,所以古代这五辆车装的书还比不上恐怕能放进手提包内的当今一部《辞海》文字记载的多。
B.因为古代的“书”是竹简,以竹子为载体的,所以古代这五辆车装的书恐怕还比不上能放进手提包内的当今一部《辞海》记载的文字多。
C.因为古代的“书”是以竹子为载体的竹简,所以古代这五辆车装的书恐怕还比不上当今能放进手提包内的一部《辞海》记载的文字多。
D.因为古代的“书”是以竹子为载体的竹简,所以古代这五辆车装的书恐怕还比不上当今能放进手提包内的一部《辞海》文字记载的多。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大的发明家蔡伦以后人所称的“蔡侯纸”奏报朝廷。
B.伟大的以后人所称的“蔡侯纸”奏报朝廷的发明家蔡伦。
C.伟大的发明家蔡伦奏报朝廷是用后人所称的“蔡侯纸”。
D.以后人所称的“蔡侯纸”奏报朝廷的是伟大的发明家蔡伦。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生吞活剥  殚精竭虑  显而易见  相形见绌
B.茹毛饮血  处心积虑  昭然若揭  黯然失色
C.生吞活剥  处心积虑  昭然若揭  相形见绌
D.茹毛饮血  殚精竭虑  显而易见  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