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到2012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③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 000千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 1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 7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8 000万人次;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 2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14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7 2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
(1)三段内容分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哪种问题?
(2)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8-13 05:2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市1980年至2012年间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建成区面积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80~2012年间,该城镇
①城市总面积逐年增加 ②城镇化水平有的年份升高,有的年份下降
③市区人口基本没有变化 ④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都有增加的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商业服务地域范围扩大
B.城市级别提升
C.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提高
D.郊区城市化
同类题2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推测( )
A.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
B.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C.长三角地区将持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
【小题2】图中面积最大的主要城市化地区,今后制约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B.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
C.水资源短缺现象明显
D.农村经济严重落后,农业基础薄弱
同类题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
(2)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文化因素
(3)(任选其一回答)
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条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条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同。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示意图.
(1)写出甲、乙两功能区名称。
(2)2016年,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明显增加,试说明理由。
(3)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准备在______(①或②)地建设卫星城,分析建设卫星城的目的。
(4)简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同类题5
左图、右图表示两种不同的雨水处理方式,图3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图4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增加城市内涝②加剧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2】右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下径流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表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腾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