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几年,由于上海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上海 市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区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 方向延伸,此外还兴建了大批的卫星城并建立浦东新区。根据上述材料, 结合上海市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市城市等级提升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
(2)导致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4)从城市等级的大小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角度,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4-26 09:18: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的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收集系统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A.下渗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小题2】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②减少城市内涝发生概率③改善水环境治理,减轻水污染 ④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同类题2
下图为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①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减少
②1970年以来,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
③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导致农村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④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造成该地区农村劳动力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关于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
A.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
B.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C.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断缩小
D.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人口数量多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89、2006年苏州地区城镇用地演变。
材料二 1978—2006年苏州地区就业结构演变。
材料三 苏州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变化坐标图。
(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苏州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三总结出苏州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的分布规律。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
A.城市的雾岛效应
B.城市的科技效应
C.城市的热岛效应
D.城市的雨岛效应
(3)在苏州市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类题4
下图为雨水花园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小题2】如果该雨水花园位于华北地区,那么发挥作用最明显的时间段应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同类题5
2016年国务院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方案》,提出做好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学者定型的理念,它是城市里面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的全境,下图为南京2000——2012年城市天际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是
A.资源丰富
B.土地成本低
C.交通便利
D.科技力量雄厚
【小题2】为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市亟需加强的是
A.市场开拓
B.产业调整
C.交通建设
D.环境保护
【小题3】据图判断2000—2012年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