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4%,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问题。
【小题1】“两栖”群体产生的原因是
A.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B.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产业转移的影响
D.交通条件的改善
【小题2】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A.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B.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C.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D.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12 09:25: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为我国1990-2012年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数据:国家统计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我国
①1990,乡村人口比重最低②1990年以来,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升高③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持平 ④2010年以后,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放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影响我国1990~2012年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同类题2
荷兰鹿特丹市为减轻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而修建了水广场。水广场既能收集并存蓄雨水,又可以供人们游憩和运动,成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景观。下图为鹿特丹市某水广场蓄水前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鹿特丹市修建水广场的主要背景条件是
A.城市排水系统不健全
B.水资源总量大,时空分布不均
C.地形崎岖,流速较快
D.地势低平,全年降水较多
【小题2】修建水广场后,能够
A.延缓排水时间
B.缓解夏季酷热
C.减少地面蒸发
D.增大径流总量
【小题3】与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相比,水广场
A.泄洪效果显著
B.建设成本较高
C.功能用途更多
D.占地面积较小
同类题3
有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会减少
B.对城市土地质量会有不良影响
C.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设施使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水质、水量
D.会出现城市“热岛”现象,且建筑群会影响风速和风向
同类题4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读“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小题2】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小题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