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1)下面图表内容反映出的现象是:
(不出现具体数据)。(3分)
(2)针对以上现象,请从一个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12-02 11:22: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几个送别的场景,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所坐的船已经消逝,他还孤独地站在码头边,望着远方。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妻子即将远离家乡,他紧拉着妻子的手,难舍难分,满腹的话竟说不出来。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看着恋人远去的身影,他止不住一阵心酸,热泪滚滚。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的酒宴上,他举杯为朋友送行。
同类题2
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填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句是
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心理学家分析,人自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繁扰攘的世界,便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每当遇到挫折、痛苦与烦恼,回归母体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因而,________,而故乡则是这种回归冲动的曲折反映。
A.母亲成了保护神的代名词。
B.母亲永远意味着亲切与温暖。
C.母亲与故乡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D.母亲时常成为作家、艺术家歌颂的对象。
同类题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真正的文化,
。
①城市的真正考验,不是政府的投入和保护,而是来自民间的热爱
②并非陈列在纪念馆里和展览会上,那不过是亡者之骸
③一座有文化的城市应时常响起历史老人的咳嗽声
④文化应该是活的,活在人的日常习惯中
⑤它的载体不是档案和文献,而是人的呼吸、举止
A.①③②④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④⑤③①
D.④②⑤③①
同类题4
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梦游天姥吟留别》《烟花三月下扬州》《沈园钗头凤》《三百里阿房》
第二组:《苦昼之短》《只缘身在此山中》《知人者智》《我该如何看待你》
第三组:《在柏拉图的世界里》《对话吕奉先》《佩弦》《雨巷诗人》
A.品咂诗词 我与哲学 遇见文人
B.品咂诗词 思想原力 遇见文人
C.寻踪经典 思想原力 朋古友今
D.寻踪经典 我与哲学 朋古友今
同类题5
按要求选择。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按最恰当的一组是( )
北京城新址发展的主要存在基础不仅是有天然湖沼的离宫和它优良的水源,还有极好的粮运的水道。什刹海曾是航运的终点,成了重要的市中心。
,
。
,钟鼓楼自然是那时热闹的商市中心。
①因为船只可以在这一带停泊
②当时的城是近乎正方形的,北面在今日北城墙外约二公里
③当时的鼓楼便位于全城的中心点上,在今什刹海北岸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表格/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