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G20杭州峰会”会标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标志主体是由线条组成的桥和倒影,寓意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
B.标志中中文印章优雅地体现出中国元素,代表了一种承诺;圆形的桥洞既代表了G20中的“0”,也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国。
C.标志中20根线条代表20个国家,它们等粗等距,体现了各国的平等地位,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
D.整个标志既典雅又有现代感,既充满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也拥有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6-12-24 03:0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______,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______。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______。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我们,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宋神宗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______,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多如牛毛   屈指可数   相形见绌   爱不释手
B.俯拾皆是   屈指可数   黯然失色   手不释卷
C.俯拾皆是   凤毛麟角   相形见绌   手不释卷
D.多如牛毛   凤毛麟角   黯然失色   爱不释手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我们都不觉得有过
B.对于苏子诗文,我们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C.对于我们而言,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D.对于我们而言,用什么样的溢美苏子诗文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
B.苏东坡是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
C.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
D.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苏东坡是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