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2014年3月18日,是刘和珍遇害88周年纪念日。如果你参加此次纪念活动,请用第二人称的方式 ,写一段颂扬刘和珍的文字,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03-15 05:0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保定市市某中学举行经典诗文朗诵晚会。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会说报幕,请你在朗诵《雨巷》之前,为主持 人设计一段报幕词。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字数60~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欣赏高一(1)班张明同学的朗诵:《雨巷》。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②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注】①几:婉转。②劳:忧愁。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一般人都认为满足父母物质的要求,就算尽孝。
B.孔子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犬马都会养自己的父母。
C.孔子认为子女赡养和规劝父母都应该讲究时机。
D.孔子认为父母如果有错,子女应尽规劝的职责。
孔子认为“孝”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请用原文的一个字概括)?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说说这一核心精神是如何体现的?(3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赴后继,1911年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
【小题1】试分析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和孙中山的“敢为天下先”有何本质区别?
【小题2】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下列六个句子排列顺序,最通顺的一项是( )(3分)
最初用来称呼汉族
这种称呼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高度一致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中华民族”大约是上世纪初才出现的民族称谓
④在不同场合,为了语言表达的方便,常常作同义词使用
⑤但很快就用来作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⑥因而与“中国各族人民”有相同的含义
A.③⑥④⑤②①
B.②①⑤③④⑥
C.③①②④⑥⑤
D.③①⑤②⑥④
同类题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序号是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
;
;
。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情景
②“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是翌日早晨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