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五言诗大兴的局面。 。这些诗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
①《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
②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件值得彰明显著的大事。
③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④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
⑤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
A.④①⑥③⑤②B.④⑤①⑥③②C.②④⑤①③⑥D.②④⑤⑥①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4-23 02:52: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其精湛的技艺令人   。缂丝工艺极为复杂,图案极为优美,可谓   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一度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缂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宋徽宗为缂丝名家朱克柔的作品所题的这首诗,道出了缂丝千百年来深受上层人物喜爱的原因。缂丝作品立体感强,所选的题材又都是人们   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媲美。缂丝是个慢功夫,“通经断纬”的制作方法,从开始到结束,要经过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等16道工序,仅一厘米见方的布面上,就要穿插过24根经线,可即便是   的老手,一天也只能织出一两寸素地缂丝,遇到图案繁复、花色细腻的画稿,可能一天仅能织几厘米。今天,(    ),这门古老的技艺正被国人重新认识。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拍案叫绝 鬼斧神工 司空见惯 驾轻就熟
B.叹为观止 巧夺天工 喜闻乐见 驾轻就熟
C.拍案叫绝 巧夺天工 喜闻乐见 熟能生巧
D.叹为观止 鬼斧神工 司空见惯 熟能生巧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
B.曾用于制作“龙袍”的缂丝工艺,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C.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
D.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服装中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
B.现代服装中正在巧妙地运用缂丝这一技法
C.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中
D.巧妙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运用到现代服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