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一:同学聚会给老师的邀请函:“老师的深恩我们依然铭记于心。敬爱的老师,我们都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情境二:教师节来临,学生发给老师的短信:“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
情境三:自主招生推荐信:“兹有我校高三(17)班李华同学,拟参加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高、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担任校刊《群芳》主编,并有多篇作品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貴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
情境四:某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关于改造网络电视线路的通知:“5月6日市广播电视局网络电视服务中心将派人到各户安装网络电视入户盒,各户得留个人,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泛媒介时代,相当多的年轻人乐于做直播、看直播 ,唱歌、游戏、逛街、撸串等各种内容的直播异常火爆。( )。一者,直播的法律和道德边界尚未明确。“全民直播”近一两年才兴起,迅猛发展的背后,也一度藏污纳垢 。为了吸粉、赚钱,“老虎”“馒头”“蜜直播”等直播平台相继涉黄,更多主播靠发嗲索要礼物……要说这样的直播是“正业”,不论乡土社会还是城市文明恐怕都不会接受。美国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忧心地写道:“一切文化内容都 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直播也好,其他新兴业态也罢,都不能陷入娱乐至死的死胡同,否则可不就是一种“不务正业”么?由此说来,四川乡下老农对儿子的 ,何尝不是一种传统价值观对新兴业态的善意敲打。因此,网络直播对我们来说,应该支持其健康发展,制定相应的措施,找出问题根源帮助其成长,而不是任由其“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