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你参加市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获得了一等奖,语文老师在班上宣布了这一喜人成绩,对你表示祝贺,并给予鼓励。请你发表获奖感言,要求感情真挚,语言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1-04-09 11:31: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
,
,
,
,
,
,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①因为不管它们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
②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
③令人们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④尽管它们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
⑤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
⑥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A.①④⑥②⑤③
B.②⑤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②⑤④⑥①③
同类题2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___;中年读书,如__;老年读书,如__,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段话的意思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少年时读书,是从字面上理解;中年时读书,是用人生的历练去理解;老年时读书,是用全部人生去理解。客观地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有联系,_________关键是要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融会贯通,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性善良和审美情韵。这样的读书,乐趣更大,境界更高。
【小题1】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台上玩月隙中窥月庭中望月
B.庭中望月台上玩月隙中窥月
C.隙中窥月台上玩月庭中望月
D.隙中窥月庭中望月台上玩月
【小题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
A.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B.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C.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D.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庄子·让王》中有一则这样的寓言:
随珠弹雀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注: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1)请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2分)
(2)请从“人生的目标与追求”的方面选择一个角度,谈谈
你读完上述寓言后的感悟,不超过100字。(4分)
同类题4
“三字经”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学形式,如《弟子规》中“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惠州信访三字经》中“断争议,平纠纷。依法律,按规程。能虚心,乐倾听。用真心,换真情。防源头,畅渠道。百姓事,无有小。善解释,善疏导。和气多,怨气少。”三字一句,内容准确,简洁连贯,朗朗上口,易于传播。请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编一则《语文学习三字经》。每句三字,八句以上,不超过50字(包括标点)。
同类题5
填入《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①司马仍为送老官 ②匡庐便是逃名地 ③遗爱寺钟欹枕听 ④香炉峰雪拨帘看
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