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推荐活动,请你从学过的高一语文必修课本中推荐一篇课文并写出推荐理由。要求表达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不少于50个字。(5分)
课文题目:
推荐理由(不少于50个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1-04-29 04:5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人的天性中不是生香卉,便是长野草。所以要适时地给前者浇水,将后者铲除。
(弗兰西斯·培根《谈人的天性》)
你说:“不值得作什么努力: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完善。”但是要知道,你的使命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只在于越来越近地走向完善。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之路》)
两则材料都谈了个人修身实践,请比较分析它们侧重点的不同,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认识。
答:
同类题2
下列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在我们班组,老张作为一名有威望的工人,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只要老张强调了工作纪律,就等于关心了同事们的生活。上班时一定要穿上工作服,作业时就能保证人身安全;如果平时工作中谁有了困难,只要老张能帮助他一把,任何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①强调工作纪律未必等于关心同事们的生活。
② ________。
③_________。
同类题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任何人,都不能独自一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
①
____;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能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而不妨碍别人的生存,
②
____,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都要有,
③
____。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同类题4
把下列句子组成雨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世界可以强迫你的思想和价值观。
②这是我们穿梭在城市之间的动力和源泉。
③可是,任何人都不可强迫你真实的内心,就算自欺欺人,你都无法说服真实的自己。
④感知内心的召唤,我们总在不为人知的某个角落和某个夜晚倾听内心的声音。
⑤这是我们内心想要的生活。
⑥现实可以强迫你的身体和时间。
A.④①②⑥③⑤
B.①⑥③②④⑤
C.①⑥②④③⑤
D.④②⑥①⑤③
同类题5
将下列的句子按最合理的顺序排列(5分)
①“疏勒”为蒙古语,系水丰草美之意。
②保护区外,便是对敦煌成包夹之势的库姆塔格沙漠。
③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长670公里,流域面积4万平方公里。
④但在蒸发量是降水量33倍的河西走廊地区,它承担着134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和流域内工业、生活用水。
⑤与中国大部分河流不同的是,它的流向自东向西,年平均径流量为l0.31亿立方米,仅为淮河的六十分之一。
⑥不仅如此,疏勒河的支流党河是敦煌的重要水源,每年下泄的6000至8000万立方米的生态水维系着敦煌的西大门------西湖自然保护区。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