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班里开展“读书交流会”,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向同学们推荐柴静所写的《看见》这本书。
要求:①把下面有关《看见》内容的介绍,改写成一段推荐文字。②字数不得超过80字(包括标点符号)。(6分)
附:《看见》内容摘要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其个人成长的告白书。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屡遭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真实地记录了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所以该书从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3-07-04 10:38: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______) 
A. “风物长宜放眼量”,祖国山水秀美壮丽,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我们在闲暇之余可以多去各地走一走,亲近当地的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B.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C.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
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着他的学生,感动着无数人,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赞誉。
(2)划线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_________)
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 。诗与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唯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A.非全是天然造化,亦非全是别具匠心 
B.非全是天然造化,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
C.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别具匠心 
D.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