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江苏是外来民工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沪宁线上的春运紧张程度可称得上铁路之最。近5年来,江苏省苏南地区各省辖市常住人口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长,整个地区人口增长率为9.74‰,但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则分别下降了2.05‰和1.33‰。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苏省目前人口增长属于快速的自然增长阶段
B.苏南地区各省辖市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迁入人口的增加
C.苏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每年死亡人口大量增多
D.以上人口变化,说明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人口流动,是各地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
【小题2】近年来,淮安地区大量人员涌向苏南,这种现象对淮安市的影响有( )
A.加剧了淮安市的人地矛盾
B.补充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C.造成部分人才外流
D.加大环境压力,造成环境恶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11 12:3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建国以来海南曾出现过几次人口迁移的高峰:1950年解放初期,大量解放军官兵留驻海南;1966年后,大批“知青”上山下乡迁入海南;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又有10万人才下海南。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开始,吸引了10万人才下海南的主要原因是:( )
①投资创业,充满商机;
②经济发达,工资较高;
③政策优惠,就业机会多;
④国家号召,支援边疆;
⑤环境优美,适宜养老。
A.①④
B.①③
C.②⑤
D.④⑤
同类题2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表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位于吸收流动人口占比最高的经济板块的省份是
A.晋
B.赣
C.豫
D.粤
【小题2】2005年-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增加,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A.经济发展加快
B.产业转移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国家政策支持
同类题3
80年代中期之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同类题4
自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两次移民潮以来,我国第三次移民高潮出现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下表为2011年我国投资移民的热门目的地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投资移民到英国的数量与到其他目的地的差异较大,其影响因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程度
B.经济发展速度
C.生活消费水平
D.自然环境
【小题2】第三次移民高潮对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减轻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B.导致我国人才外流,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
C.加重了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压力
D.加快了老龄化步伐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回家之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各省份去外地打工主选地有所不同,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蒙古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
B.陕西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北京
C.河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
D.湖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
【小题2】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反映出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
A.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B.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