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
②我想月下的海棠,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
③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
④可惜没有趁着夜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
⑤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
A.③①⑤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①③②④
D.①⑤③④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4-23 09:56: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一段话①──⑤句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①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 ②船跟船打了招呼,
③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 ④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
⑤声音辽远而深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A.④⑤③②①
B.④③⑤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③④②①⑤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每小题不超过10个字)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德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6分)
“带着祝福,常回家看看……” 1999年,一首《常回家看看》在春晚上一炮走红,唱出了许多家庭的期盼。12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流动的加速,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约1.67亿,大中城市空巢家庭达到70%。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严峻的养老形势: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是今后我国较长一段时期内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而就在不久前,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基本完成,据透露,《老年法》此次修正草案增加了“精神慰藉”等内容,并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了进去。此消息一传出,随即在网络、在民间引发了一场亲情回归的讨论。回还是不回?当“回家”遭遇“春节”,又被“法律”搅和了进来,这原本应该属于道德范畴的行为,真的能被法律约束吗?诚然,将孝亲伦理写入法律,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
。原本天经地义的行为竟然要靠法律这条最后“底线”来保障,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抑或是一种悲哀。
同类题4
挽联是哀悼死者的专用对联。比如网友为因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长江大学三名90后大学生所写的挽联:救少年献生命天地无情;结人梯铸丰碑人间有爱。请结合有关课文,任选下列一个课文中的人物或作者,写一则挽联,每句不超过15字。
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
刘和珍 (《记念刘和珍君》)
漫游者 (《< 宽容〉序言》)
史铁生 (《我与地坛》的作者,残疾作家)
人物:
挽联:
同类题5
请改正下列各句中运用不得体的词语。
(1)请问家父高寿啊?(寒暄用语)
改为
(2)涂鸦之作,敬请拜读。(赠书用语)
改为
(3)李和平先生敬启(信封用语)
改为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