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这个新闻材料,请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50字以内。(5分)
最近,北京大学宣布2012年将继续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211所中学可推荐260名学生。这些学生若通过面试,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线录取的优惠。不过,推荐生标准首次明确规定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以内,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这不禁令人想起汉代的“举孝廉”。汉时选拔人才,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举孝廉。
(1)我赞成:
(2)我反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11-11 04:3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宣言文章《改革开放天地宽》,站在历史、现在与未来的交汇点上,_______地指出,坚定不移沿着改革开放这条道路走下去,就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回顾40年不平凡历程,“奇迹”二字形容中国的发展并不为过。城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36000元,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9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速度,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面貌_______。有学者指出,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任何国家以这么高的速度且持续这么长时间增长,而且是在人口这么多、国家这么穷的基础上实现的。
40年的_______,紧紧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是我们这代人作出的必然选择。当然,既是“征程”自然不可能轻轻松松实现,少不了一番_______、风雨兼程。比方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三大攻坚战如何打赢?再比方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如何战胜逆流?如何遏制风险挑战?解决这些拦路虎、绊脚石,需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改革勇气,也需要保持“偏向虎山行”的战略定力。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解决这些拦路虎、绊脚石,需要“偏向虎山行"的改革勇气,也需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B.解决这些拦路虎、绊脚石,需要“偏向虎山行”的战略定力,也需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改革勇气。
C.解决这些拦路虎、绊脚石,需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也需要“偏向虎山行”的改革勇气。
D.这些拦路虎、绊脚石,需要“偏向虎山行”的改革勇气,也需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方能发展开辟新天地,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
B.方能乘势面上开启新征程,开辟发展新天地。
C.方能开启发展新天地,乘势而上开辟新征程。
D.方能开辟发展新天地,乘势面上开启新征程。
【小题3】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鞭辟入里 耳目一新 峥嵘岁月 风尘仆仆
B.一针见血 耳目一新 蹉跎岁月 跋山涉水
C.鞭辟入里 焕然一新 蹉跎岁月 风尘仆仆
D.一针见血 焕然一新 峥嵘岁月 跋山涉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身处信息高度膨胀的时代,获取信息变得容易,选择获取什么信息则变得困难。生活丰富多彩,精力稀缺宝贵,如果不是恰好对东周历史文化感兴趣或以学术为业,( )。

既然来世间一遭,姑且多认识人、多见识事,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通过读《孟子》,认识一个有抱负、有才华、有脾气的孟子。同时你也许会惊喜地发现,孟子的所思所想,虽已化作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也并非是________;以此作为一个切片加以展开,还可以探寻古代中国社会的组织形态。为此,纯粹从体验的角度说,读《孟子》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探寻对于一个文明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从比较接近源头的典籍中或许能找到________。价值排序、制度传承、路径选择无疑包含在孟子所处时代的主题中。孟子时代的诸侯,或是开疆拓土,或是救亡图存。当孟子向诸侯强调施仁政、薄税敛时,在那些恐惧________或者汲汲于兼并天下的诸侯眼里,孟子无疑是“迂远而阔于事情”的。但秦朝的短祚暗示了,“总体战”对于诸侯自身来说无异于________而后的中国历史和欧洲长时间的列国均衡史中,更是让我们一次次看到孟子的智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确实代表了更健全的常识。

(摘编自《我们为什么读<孟子>》,《光明日报》2018年2月2日)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后,在中国历史和欧洲列国长时间的均衡史中,更是一次次让我们看到孟子的智慧。
B.而后的中国历史和欧洲列国长时间的均衡史,更是一次次让我们看到孟子的智慧。
C.而后,在中国历史和欧洲长时间的列国均衡史中,更是让我们一次次看到孟子的智慧。
D.而后的中国历史和欧洲长时间的列国均衡史,更是让我们一次次看到孟子的智慧。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还有去读的理由吗?答案是不可否认的
B.读《孟子》难道还需要理由吗?答案是肯定的
C.我们还能找到读《孟子》的理由吗?答案是肯定的
D.我们需要找到读《孟子》的理由吗?答案是不可否认的
【小题3】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老调重弹 蛛网尘封    危在旦夕 抱薪救火
B.老生常谈 蛛丝马迹    朝不保夕 饮鸩止渴
C.老调重弹 蛛丝马迹    朝不保夕 抱薪救火
D.老生常谈 蛛网尘封    危在旦夕 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