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
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300万人
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
604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
3000万人
2010年常住人口
1961万人
【小题1】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小题2】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为()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消费水平
D.科技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8-16 05:54: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市1990~2000年不同方向人口密度分布曲线”图,据图回答1990~2000年该市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B.人口向郊区发展
C.这种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主要发生在小城市
D.这种人口分布变化在发达国家不明显
同类题2
木桶定律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该定律适用于某地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测算。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某时期不同指标下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下题。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 )
A.可供水资源最为紧张
B.人口合理容量是63.80万
C.环境承载力为210.35万
D.人均居住用地最为短缺
同类题3
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①科技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原因
②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使得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按从优到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Ⅲ Ⅱ Ⅰ
B.Ⅱ Ⅰ Ⅲ
C.Ⅰ Ⅱ Ⅲ
D.Ⅰ Ⅲ Ⅱ
同类题4
读“中国某城市常住人口户籍构成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判断,该城市可能是
A.拉萨
B.重庆
C.深圳
D.黄山
【小题2】有关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变化的叙述可信的是
A.户籍人口大量外迁导致该市常住人口总数减少
B.外来旅游人数增加导致该市常住人口总数增多
C.产业结构升级将导致非户籍常住人口比重降低
D.非户籍人口迁人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同类题5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
A.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B.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小人口数
C.某地区所能承载的最佳人口数
D.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适度人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