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包括少儿抚养比(0-14岁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率)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率)。图为世界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及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及发展趋势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中国1970年之后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
B.发达地区2010年之后少儿抚养比上升迅速
C.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一直比发达地区高
D.中国1970年至2010年的少儿抚养比大致呈下降趋势
【小题2】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接近60%,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
A.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减少
B.劳动人口退休年龄延长
C.制约养老保险业的发展
D.劳动力资源优势更突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15 11:27: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北京和深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比比较明显的两个城市,下表是有关两城市城市化的统计数据(城市化率等于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与总人口的比值)。材料所示时段,北京和深圳城市化主要表现有( )
项目
1980年
1986年
1992年
1999年
人口/万
北京
904.3
1 032.4
1 124.8
1 250
深圳
33.29
93.56
260.9
405.13
户籍非农人口/万
北京
510.4
586.8
656.3
747.2
深圳
6.76
26.45
57.39
95.05
暂住人口/万
北京
18.6
61.2
79.9
150.2
深圳
1.2
42.11
180.68
285.28
A.城市人口增长都以户籍人口为主
B.城市化水平都是快速持续增长
C.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
D.深圳城市人口超过北京
同类题2
读我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问题。
(1)通常按年龄把人口划分为少年人口(0~14岁)、青壮年人口(15~64岁)和老年人口(≥65岁)。结合图示信息,说出我国1982~2010年少年人口、青壮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
(2)分析导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3)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结合个人的理解,对其中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城市不同年龄段出国(一年以上)人口百分比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分析,该城市出国(一年以上)人口出现丙高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自然因素 ②文化教育因素 ③政治因素 ④经济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出国人口,相关最明显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同类题4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数量萎缩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小题2】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A.电子装配业
B.汽车制造业
C.金融服务业
D.文化创意产业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进入人口零增长年份预测图(港澳台地区资料暂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不同区域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总体上表现为()
A.沿海地区均较早,内陆地区均较晚
B.南方地区均较早,北方地区均较晚
C.东部地区普遍较早,西部地区普遍较晚
D.直辖市2020年前都实现了“人口零增长”
【小题2】导致各地出现“人口零增长”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便利程度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迁移率
D.城市化水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