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北京市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变化图,完成小题。
【小题1】1990~2010年北京市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从远郊、近郊向城市中心迁移
B.从城市中心向近郊、远郊迁移
C.从城市中心、远郊向近郊迁移
D.从远郊向近郊、城市中心迁移
【小题2】从北京市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变化状况来看,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是 ( )。
A.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压力大
B.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企业迁往远郊,造成上下班交通堵塞
C.传统工业发展迅猛,人均绿地面积不断减小
D.人口密度与就业密度的变化不一致,造成上下班交通严重拥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5-06 09:07: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人口达167万,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深圳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自然条件的改善
同类题2
下图示意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及其增长率(含预测)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逐年下降 B. 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下降缓慢
C. 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加速下降 D. 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
【小题2】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将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A. 制约产业结构升级 B. 短期内国外劳动力大量输入
C. 劳动力山沿海流向内地 D. 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上涨
【小题3】下列措施能够增加城市劳动力供给的是
A. 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 B.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
C. 提高工业产品市场价格 D. 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
同类题3
下图示意美国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增长态势,这说明各类人口迁移在数量上 ( )
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③>④
【小题2】图中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 )
A.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
B.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
C.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
D.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1998年
B.2004年
C.2010年
D.2013年
【小题2】该城市2010-2013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B.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出生率大幅度变化
C.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
D.主城区污染严重,重工业向卫星城迁移
【小题3】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同类题5
下图为“2002-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
A.2002年
B.2006年
C.2009年
D.2010年
【小题2】2006年以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明显下降,是因为该市
A.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产业转移与优化升级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