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
A.劳务输出
B.国际难民
C.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
D.宗教移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4-19 05:1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下图为2000年一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并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类题2
1935年,胡焕庸先生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将中国人口区划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之后该线被命名为“胡焕庸线”,它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据材料完成 下面小题。
【小题1】西北半壁人口比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面积较小
B.开发历史晚
C.交通不便
D.自然环境恶劣
【小题2】导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南半壁人口死亡率较高
B.西北半壁大量人口迁人东南半壁
C.西北半壁人口出生率较高
D.东南半壁大量人口迁人西北半壁
同类题3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古代,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脆弱的农业经济
B.频繁的战争
C.严格的人口政策
D.自然灾害多发
【小题2】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走西口”
B.“闯关东”
C.“下南洋”
D.“填四川”
同类题4
近年来世界正遭遇二战以来最大难民潮,此次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国,读难民逃亡主要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图序号中反映此次难民逃亡主要目的地大洲的人口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此次难民潮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
B.自然灾害
C.经济落后
D.福利差异
同类题5
读世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A.与发达国家相比,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出生率下降更快
B.与发达国家相比,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始终高
C.图示时间内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小题2】2005年之后
A.发达国家总人口将趋于减少
B.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将进一步下降
C.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
D.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将继续增长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