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组是 ( )
(1)元宵节的夜晚,天气非常好,是一个很美丽的月夜。
,慢慢地在天空移动,把它的清辉撒在人间。
(2)我们这些人的身心全都震憾了。急雨般的飞水喷在我们身上,谁也没有逃开,
,袒示着湿淋淋的生命。
①蓝色天幕里嵌着一轮像玉盘一样的满月 ②一轮满月像玉盘一样嵌在蓝色天幕里 ③没有感叹,没有议论,反都抬起头来仰望,默默地站立着 ④反都抬起头来仰望,没有感叹,没有议论,默默地站立着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2-15 02:49: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记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副标题:
同类题2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赣江原称豫章江,所以一种说法是郡以江为名。
②应劭《汉官仪》中就有“豫章郡树生庭中,因以为名。”的记载。
③一种说法就是豫章郡之得名,是因为境内盛产大樟树,大樟树即“豫章”,“豫”是大的意思,“章”通“樟”,故汉高帝取以郡名。
④豫章郡设于汉高帝初年,郡治所就在南昌。
⑤南昌民间似乎更愿意接受后一种说法,因为它经过悠长岁月的沉淀,香樟树已经成为豫章人精神的图腾和灵魂的寄托。.
A.④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④①⑤③②
同类题3
假如你是一位去采访叶开老师的记者,根据下面材料,你准备分别提出怎样问题?注意语言简明得体。(6分)
材料一:继出版《对抗语文》之后,《收获》杂志副编审、作家叶开(原名廖增湖,笔名叶开)最近出了“新版课本”——《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前两册。该书首印两万套,在网上销售三天就断了货,现在已加印5次,总印量达到6万套之多。
材料二:这套书第一册(综合分册)分为“幻想”、“文学变形记”、“动物”、“人与事”四个部分,选入胡适、巴金、丰子恺、宫泽贤治等大师的名篇,叶开在每篇文章后面写了一段赏析解读的小文。第二册(当代小说分册)分为“学校”、“时代”、“人物”、“历史”、“少年”、“科幻”六个部分,选入王安忆、莫言、苏童等作家的优秀作品,叶开在每篇文章中选择性地写出精练的点评。
同类题4
有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借用古诗句,概括以下漫画的情境,你认为概括得最贴切的是谁?请说明理由。
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乙: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丙: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丁:老干岂争众草芳,亭亭独立凌青苍。
同类题5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张良和项羽一样,都是血性之人。项羽的血性见之于外,张良的血性蕴之于内,两者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由于项羽不读书,这种血性一直
①
。而张良的血性经过一番修炼,
②
。一般人见到张良这样弱不禁风的外貌,往往不免忽视,但偏偏是他,有着荆轲聂政式的血性。
A.①没能内敛,韬光养晦,而不能精光外露。②优游不迫,从而由外露而内蓄
B.①韬光养晦,没能内敛,精光外露。②由外露而内蓄,从而优游不迫
C.①没能内敛,精光外露,而不能韬光养晦。②由外露而内蓄,从而优游不迫
D.①韬光养晦,没能内敛,精光外露。②优游不迫,从而由外露而内蓄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