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简答题。
【小题1】《红楼梦》中,海棠诗社起社时,探春为什么给黛玉取号“潇湘妃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小题2】简述葛朗台太太的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6-04-15 04:42: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
,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文明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
同类题2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时说:“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 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B.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要选择到哪个窗口办业务时,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 “你想干什么?”
C.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说:“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D.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同类题3
《苏幕遮》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王国维赞之“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试就这两句描写一幅画面,体现其“神理”,100字左右。
同类题4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大家说,
;我则说,他借用历史印证了文学,除了虚构之外,其它文学要素他都酣畅地运用到了极致,但又不露痕迹,
。不要说他同时的汉赋,即使是此后两千年的文学一旦陷入奢靡,不必训斥,只须一提司马迁,大多数就会从梦魇中惊醒,吓出一身冷汗。除非,
,或读不懂司马迁。
同类题5
怀化市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大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百战生英风,五溪流水凝碧血”,最恰当的下联是( )
A.万代颂英烈,九岭白云寄丹心
B.一生留正气,万水千山颂英灵
C.千秋留浩气,九岭白云寄丹心
D.千秋留浩气,万水千山颂英灵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