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近3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0年的33.43‰和25.85‰下降到1999年的15.23‰和8.77‰。
材料二 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从1970年的20.8岁提高到1998年的23.57岁。
材料三 我国家庭平均规模从2000年的3.44人下降到2011年的3.10人。
(1)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推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的推迟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家庭平均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10-17 09:1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表为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A.我国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B.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C.我国人口增长仍然处于高低高阶段
D.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小题2】根据数据分析,我国当前人口增长状况同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根据数据分析,我国应采取的合理措施为( )
A.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采取更加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B.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措施提高出生率
C.控制人口向东部迁移,鼓励向中西部迁移
D.合理降低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问题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2000年~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近郊区外来人口多于当地户籍人口。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近郊区外来人口多于当地户籍人口的原因。
(3)试说明解决近郊区外来人口数量过多的合理措施。
同类题3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图1为黑龙江省2000年(第五次)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年龄结构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关于黑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数量增加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同类题4
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人口是指男性20-59岁、女性20-54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
A.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
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
D.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
【小题2】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A.2038年
B.2040年
C.2047年
D.2050年
【小题3】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
①积极发展大中城市②提高制造业水平③积极扩大耕地面积④延迟退休年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5
下表为单独两孩政策和全面两孩政策对我国未来人口影响的预测值。其中16~5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全面两孩政策下人口数量达到峰值时,我国
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就业压力最大
C.老年人口数量最多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
【小题2】有专家推测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实际出生的人口可能少于预期值,其原因可能是
A.育龄妇女年龄过大
B.抚养孩子成本高
C.人均耕地少,粮食不足
D.政策支持力度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