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写一段父亲开完家长会回家之前你的心理活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1-11-28 04:3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材料一 武汉办理小额消费贷款服务的最大供应商近期做过一个粗略统计: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这些学生贷款主要是购买新上市的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以及其他3G智能手机。他们大多瞒着父母贷款,从牙缝里抠出钱还贷。(3月18日《武汉晚报》)
材料二 《重庆晨报》报道,重庆一位大学生一年前用信用卡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台iPhone4苹果手机。虽然每月只需还400元钱,但经常会借钱,无奈之下这位大学生只好到工地上搬砖,搬一天能拿到100元,哪个月钱不够了,就去工地上搬上几天砖。这位学生坦言,“我也不多搬,只要够还信用卡的欠款就好了,每次连着搬4天,最后总共搬了两次,一共是8天。”
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根据下面的介绍,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北京的胡同》这本书写一句广告词。(3分)
最近,某出版社出版了《北京的胡同》一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北京的胡同文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知识性、趣味性、阅读性很强的通俗的旅游手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齐①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②,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③;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注】①齐:通“斋”,祭祀时的斋戒。②饐而餲:噎与啈同义,指食物腐败变味。③食气:气同“饩”,食气指主食。
【小题1】小如饮食者也常蕴含着大道理,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认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简析其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
【小题2】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确批判“耻恶衣恶食者”,大加赞赏颜回“箪食瓢饮”;另一方面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饮食极为讲究。你认为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原来这车站和铁路线离山海关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我从车窗里探出头去,向北张望,心想能远远地眺望一下也好。
和从四野里升腾起来的炊烟暮霭融合在一起,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似的,迷离难辨。
①时已黄昏 ②竭力张望 ③任是瞪大了眼睛 ④苍茫的暮色 ⑤只有隐隐约约的一抹如烟似雾的淡影 ⑥也望不见山海关 ⑦笼罩着大地
A.④③②⑥①⑦⑤
B.①④⑦③②⑥⑤
C.①③②④⑦⑥⑤
D.④⑦①⑤②③⑥
同类题5
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拟一个标题。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
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
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
A.钟灵毓秀 他山之石 人间百态
B.自然风物 人生智慧 人间百态
C.钟灵毓秀 人生智慧 百家争鸣
D.自然风物 他山之石 百家争鸣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