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欧洲迁往非洲
C.从亚洲迁往拉美
D.从非洲迁往西亚
【小题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北流往四川
B.从山东流往河北
C.从湖南流往广东
D.从新疆流往内地
【小题3】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 )
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
B.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0亿左右
D.由于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27 04:0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表为2004-2018年春节黄金周的气温城乡差与其背景场(春节黄金周前后2~3周的平均 )的对比表。
城市
日平均温度差(℃)
日最高温度差(℃)
日最低温度差(℃)
哈尔滨
-0.65
-0.31
-1.14
北京
-0.64
-0.45
-0.83
郑州
-0.50
-0.66
三亚
+0.48
+0.66
+0.42
注:“-”代表“低”,“+”代表“高”;郑州“日最高温度差”缺少数据。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把气象条件排除在外,与表中所示城乡温度差异变化关系最直接的是( )
A.烟花爆竹燃放
B.春节一周假期
C.人口流动迁移
D.节日鲜花上市
【小题2】影响三亚春节周气温城乡差与其背景场对比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政治因素
C.地理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
同类题2
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同类题3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D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都在中纬度
B.都濒临海洋
C.都是平原
D.年降水量都在1000多毫米以上的地区
【小题2】图中人口稠密区人口较多的原因共同点主要是( )
A.种植业历史悠久
B.矿产资源丰富
C.现代工业起步早
D.经济发展条件好
同类题4
下列人口迁移现象属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引起的是 ( )。
①农业社会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②攀枝花等城市形成过程中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③部分四川汶川地震灾民异地安置
④利比亚难民逃往意大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同类题5
读我国某两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省份
常住人口(万人)
在常住人口中
城镇人口比重(%)
0-14岁人口比重(%)
15-65岁人口比重(%)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甲省
5950.1
43.01
17.98
71.84
10.18
乙省
10430.3
66.18
16.89
76.36
6.75
注:户籍人口是公安部门户籍统计的人口,是以公安户籍记录为统计基础。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但不包括本地户籍长期在外地的人口)和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
【小题1】甲、乙两省份可能分别是( )
A.上海 江苏
B.安徽 广东
C.甘肃 河南
D.浙江 四川
【小题2】由表中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 )
A.城市化水平更高
B.劳动力明显不足
C.人口素质更低
D.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小题3】导致甲、乙两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之差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条件
B.经济发展水平
C.政府的政策
D.历史因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