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2010年上海人口增速最快
B.2015年天津人口最多
C.大部分城市人口数量减少
D.一线城市人口增长最多
【小题2】导致长三角城市两个时期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
D.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小题3】与前期相比,位于西部的重庆和南宁人口年均增量2011~2015年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宜居
B.高铁网络形成,区际联系便利
C.承接产业转移,乡村人口流入
D.经济发展迅速,高新产业崛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09 09:01: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小题1】黄河上游峡谷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相同的是
A.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地形起伏大,落差大
C.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
D.大部分河道可以通航
【小题2】山西省构建“煤一电一铝、煤一铁一钢、煤一焦一化”三条产业链,目的主要是
A.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
B.降低能源附加值
C.扩大煤炭产量
D.减轻当地的大气污染
【小题3】下列地区中符合“对外开放一外资企业建立一工业化一城市化”典型模式的是( )
A.浙江温州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江苏南部地区
D.东北地区
【小题4】下列提高我省环境人口容量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开垦荒地,增长粮食
B.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
C.加快资源及能源开发
D.鼓励劳动力外出打工
同类题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小题2】民工潮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B.减缓农村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C.春节期间出现大城市 “空城”现象
D.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同类题3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巴西
C.俄罗斯
D.中国
【小题2】该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东南向西北 首都搬迁
B.由西向东 开发国土
C.由西向东 经济因素
D.由东北向西南 环境因素
同类题4
(题文)读“某年年初人口相等的城市一年中的人口变化资料图”,回答下题。
有关④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迁出人口数大于迁入人口数
B.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
C.迁出人口对该城市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D.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婚姻和家庭
同类题5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常住人口在8000万以上的省区均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京、津、沪、辽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疏散导致人口减少
C.沿海省区的城镇化率总体上高于内陆省区
D.城镇化率、常住人口、近一年的人口增量之间无相关性
【小题2】广东与西藏相比
A.广东经济增量大,所以人口增量大
B.广东常住人口多,所以自然增长率高
C.西藏面积大,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D.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城镇化率低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