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段时期,东北地区的人口外流及对经济发展影响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英国《经济学人》周刊(《 The Economist》)在2015年1月3日以一篇题为“东北再度告急”的文章,分析东北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其主要原因。认为东北地区面临严峻恶化的人口形势是经济失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引用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东北地区净流出200万劳动力。表1为东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老龄化水平与全国的对比。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2001年以来部分年份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全国的比较(单位:%)

2000年和2010年东北三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单位:%)

【小题1】【小题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迁出量大②2001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③城乡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④城镇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3】【小题4】针对东北地区人口问题引发的不利影响和采取的应对指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边境安全面临一定隐患B.全面开放二胎政策,鼓励生育
C.为沿边地区居民提供特殊补贴D.降低城市面临的空心化风险
【小题5】【小题6】2016年4月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38家单位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联盟”。沈阳组建世界级“机器人产业联塑”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B.工业基础雄厚
C.消费市场广阔D.交通运输便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16 11:12: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都市区人口常出现负增长现象。图甲为“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统计图”。

材料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2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1 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城镇化将成为拉动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对于目前城市化过程中各种问题我们仍需正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表一是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对比表,图乙表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丙为“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人口普查
人口总数
10年增长(%)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2000年)
12.7亿
11.66
22.89
66.78
10.33
3600人
36.2
第六次(2010年)
13.4亿
5.84
16.60
70.14
13.26
8900人
46.6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在图甲中的____(国家)表现最为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
现象。
(2)结合表格分析,2000~2010年期间,我国突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社会养老负担明显加重 B.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D.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E.计划生育 F.鼓励生育
G.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H.吸纳海外移民
(3)结合材料二中的表一、图乙,可看出东部地带城市人口比重最高。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达3128万,从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迁入区第_______(一、二或三)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_______(一、二或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
(4)据材料二中图乙、图丙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城市化水平不断_______,速度_______;东、中、西三大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城市总数量明显______;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______。
(5)简述我国特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