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
A.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C.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D.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小题2】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B.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C.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
D.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07 03:01: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中国()
A.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B.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小题2】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B.人口增长为“现代型”模式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当时东北地区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人迁入。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 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地区,1990年又从东北地区迁回山东,称为“雁南飞”。
材料三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这里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试分析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
(3)1985年后的人口迁移又称“雁南飞”,其产生原因是什么?
(4) “雁南飞”现象给山东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
(2)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同类题4
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C.拉丁美洲成为人口净迁入区
D.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劳务输出
同类题5
下图为1980~2005年我国人口迁出、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
A.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比迁出重心明显
B.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
C.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一直迁往东南
D.两重心位移在东西方向上基本保持同向变化
【小题2】2000~2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东移,最可能原因是
A.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
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C.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
D.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