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但近年来贵州、安徽等原来所谓的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净流入在大幅增加,这与我国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关。
材料二 下图示意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数据。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
(1)试分析江苏吸引安徽人口流入的优势。
(2)分析安徽由2012年人口净迁出变为2013年人口净迁入的原因。
(3)说明服装产业对中西部地区未来人口迁移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02 05:29: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 “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浙江流往吉林
C.从沿海流往内地
D.从上海流往重庆
【小题2】下列因素,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D.甲地优美的环境
同类题2
电视剧《闯关东》播出后,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闯关东”人口迁移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矿产,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所以人们便把这一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分析明清以后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3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导致我国农村老龄问题更加突出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村人口寿命比城市长
C.庞大的人口流动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同类题4
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45亿,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结合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状况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流动主要方向为( )
A.由南向北流动
B.由北向南流动
C.由沿海向内陆流动
D.由内陆向沿海流动
【小题2】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①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5
读图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流动在数量上呈
的趋势,原因是
(2)从流动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
到
.
(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4)我国历史上60年代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引起迁移的因素
。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