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本报记者徐瑞哲)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已走过百年。“百年语文”走到当下,有什么教得太多了,又有什么教得太少了?昨天,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主办的首届语文教育论坛在华东师大落幕,不少名家一针见血、针砭时弊。
语文,是语言,也是文学,但绝不同于美术课。甚至有时,借助视图的“帮助”,反而限制了学生对语文文本本身的理解,无助于语言文字能力培养。
如今,中小学校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频率与其他科目一样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表示,滥用多媒体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他发现,有些中学语文课堂已经不用黑板,只靠多媒体屏幕上课。比如教曹操的《观沧海》,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注释、思想意义、艺术手法等,全是网上下载、拼凑而成的。他认为,这样虽然很直观,文本解读却被切割得零碎了,学生阅读兴趣与经验也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
另一方面,语文课少了一个重要的口语教育功能。与外语课相比,语文课几乎与口语表达训练没什么关系,在“听说读写”中嘴巴似乎最用不上。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过程中,上海等地的外语科目考试都加入了听说测试。而语文科目考试从来都是笔试,“既然高考不考,就几乎没人关注语文也应当培养口头能力。”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表示,眼下很多政府官员、企业家、明星等“头面人物”,在公开场合露面时,似乎离开讲稿就不会讲话。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其实与语文课过于单一的书面语教育不无关系;同时,这也与学生过多依赖多媒体网络有关,其口头交际需求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2014年12月22日《解放日报》)
材料二:
3月28日上午,美国教育联合会驻华代表处主任孙连成为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的老师、部分家长做了一场关于中美教育的报告。
当天的报告会上,一直致力于中美基础教育领域交流工作的孙连成一再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国,母语教育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课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不过相信在2017年高考改革后这一状况将得到改观。”孙连成说。
孙连成介绍说,美国很重视母语教育,“美国高考考三科,第一科大家知道肯定是数学,第二科是什么呢?大家可能说是语文,对,那第三科呢?我告诉你还是语文。美国高考有三科:数学、阅读和写作。数学多少分呢?800分,那两科呢?每一门也是800分。”
再看看美国小学的课程表。相当于我们语文课的英文课,一年级每天的教学时间大概190分钟,二年级150分钟,其它年级和二年级都一样。
“我曾做过统计,美国人对母语教学的时间一周是950分钟,我们多少?拿非常重视母语教育的清华附小来说是320分钟。”孙连成认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排在各科之首,“因为无论你走到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你有再多的思想也没有用,你需要语言的表达。”他说。
孙连成分析说,起始于2017年高考的这轮改革方案,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强了语文的重要性,语文学科的分值增加几乎已成定局。
“我们这次高考改革不是学习美国,而是借鉴了西方教育的一些方法。比如对母语的重视,比如强调语文教学与音乐、美术、思品等学科的融合教学。”孙连成说,在中国,学校不能给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因为有些课程体系课表是由教育部门决定的。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补回这些东西。数学很重要,但孩子的语文一定要重视。
他介绍,美国学校的课程种类少,但注重演讲和辩论以及小组学习,尤其强调细致观察。老师会经常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幅图或者一个画面,然后说自己观察到什么,再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
(长春广播网2015年3月29日,有改动)
材料三:
中考总分相同,优先比较语文成绩。日前,北京市教委详细解读中考招生政策,这一条特别引人关注。往年单科成绩参考录取顺序是数学、语文、外语,今年则将语文调到首位。从“更注重数学成绩”调整为“更注重语文成绩”的导向,值得点赞。
人是传播的动物,语言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工具,语文是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学好语文的确重要。因为,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借助语文的力量,在语文上多下点功夫没有亏吃。希望中小学生、家长和学校都能重视语文,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语文素养,加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做不但在中考时不吃亏,更有益长远。
(摘自2015年3月25日《北京日报》)
材料四:
何怀宏说自己曾做过一次试验,让孩子朗读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本,结果40多分钟就读完了。“作为母语的中文,整整一个学期在学校学一本课本,每天几堂语文课,回来还有课后作业,就翻来覆去学这点东西,考试还不怎样,真是觉得太奇怪了。”何怀宏说,他认为只有大量阅读好书和勤于写作才是培养好的语言能力的关键,而好的语言能力则又是好的思考乃至好的创意的关键。
(摘自2015年4月1日腾讯教育)
【小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就我国话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着眼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小题2】在材料二中,孙连成介绍美国母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语文教育为什么非常重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小题4】针对材料中提到的当前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解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10-21 03:48: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人在逛街时,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店铺名称,下列短语不适合作括号中对应店铺的店名的一项是( )
A.“玉汝以成”(珠宝玉器店)
B.“食全食美”(快餐连锁店)
C.“灯火阑珊”(酒吧咖啡店)
D.“亦布亦趣”(手工布艺店)
同类题2
大量运用夸张描写事物,是民间文学的特征之一。请你从本单元的诗中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民间文学的这一特点。(5分)
同类题3
下面是某高三学生为获取某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写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表达
不得体或格式
错误,请找出来并修正。
粤东大学:
我是韩江中学高三届毕业生李林。久闻粤东大学大名,决定报名参加你校自主招生。本人思想品行端正,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科学死忠粉,酷爱小发明,已有三项小发明获得国家专利。随信附上有关专利资料和证书复印件,敬请笑纳。恳请给予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圆我的科学梦。
此致
敬礼!
李林
2018年6月11日
同类题4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每年高考结束后,高三的学哥学姐们都要举行“高考复习资料义卖”活动,场面十分火爆。请你用动情的笔记录下这感人的场面。
要求:①运用比喻、排比修辞。
②有一处使用“既……又……”句式。
③采用议论抒情方式揭示活动的意义。
④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⑤不少于200字。
( )
同类题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世界中的说理从来不具有数学证明的强度。
。
,
。
,
,
。我借助你的论证理解了这个结论,而不是被你的逻辑逼着接受它。
①与其说说理的目的在于从智性上使对方臣服
②我虽然不曾想到这个结论
③不如说说理旨在创造新的理解途径
④你说服我,是把我此前不接受的结论连到我已经理解的道理上来
⑤但它是可理解的
⑥你的论证充当了重新组织我的理解的干线
A.④②⑤①③⑥
B.①③④⑥②⑤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⑤④⑥①③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