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马海燕)近期,中国多地传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其中,北京市《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2016年起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学科分数由150分减为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这个消息出来后,社会反响巨大,据网上投票统计,大多数人赞成,也有不少人反对。
你对北京市《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有什么样的看法,请说明理由。不少于4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07-31 03:1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胡优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胡优见同桌同学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就意味深长地对张海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胡优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胡优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D.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胡优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同类题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听到那位既聋哑而又奇丑的敲钟人在见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时,结结巴巴地使劲连声叫“美!美!美……”我不禁联想起“美的定义”。
,
,
,
。一听到就使我受到极大的震动,悲喜交集,也惊赞雨果毕竟是个名不虚传的伟大作家。
①他的一生事迹
②他连声叫出的“美”确实是出自肺腑的
③使我深信他是个真正懂得什么是美的人
④我想这位敲钟人一定没有研究过“美的定义”
A.②①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写作。
你知道,
你热爱,
太阳天天升起;
你不知,
你厌恶,
太阳天天升起。
理解这首小诗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体现人生感悟的文字。要求:①叙议结合,结构相对完整。②运用排比和设问的修辞手法。③不少于200字。
同类题4
对下面一段文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某大学校内墙上贴一通告。通告全文是:“经院务委员会批准,校园内不准饲养鸡鸭。如有违者,本月底一律提送食堂杀掉。”读这样的通告,不由让人两股战战。
A.通告是非常严肃的文体,应该是关于学校重大事情的决定,这样的事不能以通告方式出现,应该改为“通知”。
B.这则通告中,“如有违者,本月底一律捉送食堂杀掉。”杀的对象不明确,容易误解,所以让读到的人两股战战。
C.“校园内不准饲养鸡鸭”这句话,没有指出是谁在饲养,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老师,对象不明,所以造成歧义。
D.语言的交流中,语句的表述以明白为主,这则通告内容清晰,“不由让人两股战战”这样的反应是多此一举。
同类题5
下列各句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句是
A.某中学校团委下发的一则通知:“请各班班长在十二月一日下午四点半准时来参加艺术节歌唱比赛抽签,不得缺席。”
B.某大型企业的广播稿:“工会提议用看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送上慰问品,群众积极响应,没有一点异议。”
C.某同学的寻物启事:“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荷塘边遗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
D.某大学的一份邀请函:“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观赏到极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