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常常想起词句:“
。”它出自辛弃疾的《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前面一句是“
”,以萧瑟季节的客思铺垫于先,“家”的温馨氛围即更加突出。这样的灯前,说平常也够平常。放在战乱之际,则更深一层。读过老杜《羌村三首》的国人,都背得出“
,
”,这是历劫归来。“
,
”,这是旅人在家的第一个夜晚。“
,
”,这是一家的团聚。与前者旅人相比,论冲击力、感染力,后者自然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只是,你可愿意成为九死一生的“归人”?
①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②秋晚莼鲈江上
③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④夜深儿女灯前⑤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A.④②③①⑤ | B.④②⑤③① |
C.②④⑤①③ | D.②④⑤③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