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31 08:4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口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 )
A.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等自然因素
B.人类本身的遗传因素已经起到很大影响
C.社会经济因素
D.人们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活水平和方式
同类题2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中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1)简述图中人口分布特点,并写出影响该地人口容量低的主要制约因素。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铁路运输)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坡和北坡人口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是
A.阴山
B.天山
C.秦岭
D.南岭
【小题2】北坡的人口分布,海拔1500~2000米较1000~1500米地带多,其原因是
A.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
B.气温高降水多
C.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D.矿产资源丰富
同类题4
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资源
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人口
D.丁表示经济系统
【小题2】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类题5
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的森林的废墟上戳洞下种,说明()
A.次生环境因素对人体有危害
B.人口数量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C.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就不会破坏环境
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