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 )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小题2】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调整生育政策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30 11:23: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普拉德霍湾的石油通过管道运到瓦尔迪兹港口,再经海洋运输到美国本土。安克雷奇机场因低廉的机场使用费和跨太平洋航线的中转站成为全球第四大货运机场,其货运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1)指出阿拉斯加人口密度较低的自然原因。
(2)为什么普拉德霍湾到瓦尔迪兹港口的石油运输不直接采用海洋运输而选择管道运输?
(3)分析安克雷奇机场成为最大的中美航空货物集散地的原因。
同类题2
总抚养比=(0-14岁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老年人口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少年儿童抚养比=0-14岁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下表为“2004~2008年东北地区及全国平均抚养比(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东北地区人口抚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抚养比小于少年儿童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之和
B.0-14岁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
C.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低于全国水平
D.从2004年三省均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小题2】东北地区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可能引发的问题是
①教育资源稀缺 ②劳动力就业困难 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④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3】为应对东北地区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可能带来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推迟退休 ②调整生育政策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1950~2000年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 1970~2000年, 有关我国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
B.少年儿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C.老年人口寿命不断延长
D.总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同类题4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 )
A.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C.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小题2】针对未来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预测变化,我国政府应( )
①鼓励生育 ②加大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5
研究发现,中国未来老年人照料负担比(老年人照料负担比=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0岁至64岁人口×100%),在21世纪30年代将进入重负阶段。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1950—2015年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变化示意图
【小题1】下列关于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60年代该指数较低是因为人口出生率高
B.1965—1995年,该指数上升说明人口死亡率降低
C.2000年后该指数有所下降,说明我国老龄化现象有所缓解
D.2015年该指数低于1995年,是因为老年人照料者人口比重增加
【小题2】下列有助于降低我国未来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的措施是( )
A.延缓退休年龄
B.适当调整生育改策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合理布局老年公寓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