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人口零增长(ZPG)是人口增减处于平衡状态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我国“人口零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地区早于欠发达地区
B.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
C.意味着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导致就业压力加大
【小题2】针对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大量吸纳移民,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C.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D.大力提倡家庭养老,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
【小题3】北京和河北进入“零增长”的时间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
A.北京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小
B.河北省有人口大量迁出
C.城市化水平不同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2-22 04:1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是非洲,最小的是欧洲。(_______)
同类题2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l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
A.城市化
B.国防
C.人口增长
D.社会稳定
同类题3
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回答下题。
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区
④经济欠发达省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4
读甲、乙两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描述与甲省相比,乙省在2000年至2010年间的人口变化特点。
(2)通过人口调查发现,乙省是甲省人口主要的迁入地之一。甲省位于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乙省位于我国南部沿海。请简要分析,相对于乙省,甲省近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尤其是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5
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显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读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表说明
A.1978年以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达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2011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2.99亿
D.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小题2】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城乡人口的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的死亡率不同
C.城乡直接的经济联系
D.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