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甲、乙两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描述与甲省相比,乙省在2000年至2010年间的人口变化特点。
(2)通过人口调查发现,乙省是甲省人口主要的迁入地之一。甲省位于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乙省位于我国南部沿海。请简要分析,相对于乙省,甲省近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尤其是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9-05 09:03: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 )
A.1960—1970年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40—2050年
【小题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小题3】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同类题2
2014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百度迁徙”数据显示,当日成都至北京的人口迁徙数量超过北京至成都的人口迁徙数量,其原因之一是()
A.北京人在四川就业的人数超过了四川人在北京就业的人数
B.四川人在北京求学的人数超过了北京人在四川求学的人数
C.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四川到北京过春节的人数增多
D.北京是全国性交通枢纽之一,在此中转的列车多
同类题3
(题文)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消失会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日本就是一个例子。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调整生育政策 ②输出国际劳工 ③提高消费水平 ④推迟退休年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4
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统计图”,完成问题。
图中数据显示( )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C.农村劳动力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
D.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小题2】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人才外流严重
B.青壮年人口增加
C.老龄人口增加
D.用工成本上升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