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人口迁移率随年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丙所代表的人群正确的是( )
A.劳动力
B.总迁移
C.少年儿童
D.老年人
【小题2】乙和丁群体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0-08 03:1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5年10月以后,随着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中东难民大量迁往欧洲。联系所学知 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东地区难民大规模迁出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和粮食短缺
B.战争和政治动荡
C.地震和火山频繁
D.石油开发和工程建设
【小题2】欧洲成为中东难民迁入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欧洲经济发达 ②两地距离近
③两地宗教信仰相同 ④两地生活习俗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电视剧《闯关东》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闯”意味着“犯禁”,代表着“冒险”,寓含着“开拓创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走西口”属于
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
人口迁移。
(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均是我国的重要农耕区,但在历史上分属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和关东文化区,从社会意义上,东北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4)1990年以后,出现了大量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往山东的“雁南飞”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同类题3
2019年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
②老年人收入不断地提高
③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
④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环境负担加重
B.加剧节假日用工荒
C.房租价格上涨
D.拉动春节旅游消费
同类题4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体特点是( )
A.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
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D.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市2015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中/华-资*源%库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小题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