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
B.北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
C.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
D.北疆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更显著
【小题2】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加快北疆城市化进程
B.北疆地区就业困难
C.南疆土地荒漠化加剧
D.南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3-24 08:4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小题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小题3】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
C.少自然灾害
D.人口素质较高
同类题2
下为19820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读下图,回答问题。
(1)比较说明广州、佛山城镇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大小。
(2)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升快的的主要原因。
(4)中部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分析其带来的正负效应。
同类题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 )
A.耕地资源
B.草场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小题2】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
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同类题4
“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现象。如图所示,关于“马太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马太效应”不会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
B.“马太效应”对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影响
C.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D.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
同类题5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D.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