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一时,________。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人们在反思中完善,社会在反思中前行,国家在反思中文明。

①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栖息的企盼
②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
③为的是净化自我,利己达人;今人同样应有“去哪儿了”的反思,从而让灵魂纯净,让文明归位,让社会和谐
④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反思
⑤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
⑥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
A.④⑤①②⑥③B.④②①⑤⑥③
C.④⑥②⑤①③D.④②⑤①⑥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5-07 09:4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庆刚过,    的《二十二》剧组就通过微博兑现了此前承诺,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10086003.95元,并在基金会内设立“慰安妇研究与援助”项目专项基金。

很少有这样的影视作品,镜头下屈指可数的老人,就能表演出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的的伤痕印记。的确,从任何一个走俏的元素上说,《二十二》与时下流行的风格可谓    。在一贯高潮迭起的荧屏喧嚣里,在刻意渲染的感情漩涡中,《二十二》的镜头语言却平淡地犹如生活本身,平静地讲述她们姓什么、叫什么,住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或许,打动观众的反而正是这般生活的细节,让人感受到静水流深背后的厚重与深沉。

镜头所及都展现着一种克制的力量。没有 的情绪,只有“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的通达;鲜见歇斯底里的泪水,只有“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这条命看”的情感。在她们身上,现今的 与往事的波涛汹涌交织,生活的轻描淡写与命运的坎坷辗转杂糅.可以说,《二十二》恰如一面朴素的反光镜,(  ),不唐突岁月,不矫饰真实。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样的影视作品很少有,镜头下屈指可数的老人,就能勾勒出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的伤痕印记。
B.这样的影视作品很少有,透过镜头下屈指可数的老人,就能表演出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的伤痕印记。
C.很少有这样的影视作品,透过镜头下屈指可数的老人,就能勾勒出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的伤痕印记。
D.很少有这样的影视作品,镜头下屈指可数的老人,就能表演出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的伤痕印记。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照见历史的景深,使老人的全貌得以直观地呈现
B.使老人的全貌得以直观地呈现,照见历史的景深
C.直观地呈现老人的全貌,照见历史的景深
D.照见历史的景深,直观地呈现老人的全貌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言九鼎  相去万里  苦不堪言  古井无波
B.言而有信  相去万里  苦大仇深  波澜不惊
C.一言九鼎  咫尺万里  苦大仇深  古井无波
D.言而有信  咫尺万里  苦不堪言  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