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创新惠及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人类社会全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大体上正是改善民生的巨大需求的倒逼,才给了创新的价值目标和不竭动力,而创新每一步取得的成果都反馈到了改善民生,而民生的改善一定会刺激和满足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①创新惠及的不一定是人类社会全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06-04 06: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请仿照例句,在“别里科夫”和“翠翠”这两个课本小说人物中任选一个,根据你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写一段文字。要求:①表达得体;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80字以内。(4分)
示例:林冲,我想对你说:虽然你为人善良,但你还是保不住幸福的生活;虽然你安分守己,但奸人还是会找上门来;虽然你一再忍让,但仇敌还是会步步紧逼。凭着你的侠义心肠,盖世武功,如果早一点向恶势力宣战,你会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同类题2
下面是关于“同桌妈妈陶艳波”的一段材料,假如请你向“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推荐她,请组织语言写出推荐的理由(可以概括主要事迹及评价,不超过80字)。
陶艳波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里的妈妈为了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推荐词:
同类题3
用书面语和肯定陈述的形式,构成四个六字的动宾短语,来表达温家宝总理原话的意思。
《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7日报道,温家宝总理在湖北省视察时指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
①
土地不能动,②负担不能重,③粮价不能低,④干部不能凶”
。
同类题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信息越透明,谣言消弭就越快,社会就将越稳定。
②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应从逐步推进信息的公开透明开始。
③好莱坞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面对状况专家大声疾呼,民众则不以为然。
④而公众则能够坚信政府有能力保障民众的安全。
⑤而在中国则是反之。
⑥我们希望中国有一天也能出现这样的局面,政府、专家比百姓自己更关心公众的安危。
A.①③④⑤②⑥
B.③⑤⑥④②①
C.①③⑤⑥②④
D.⑥④②③⑤①
同类题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l2 个字。
唐诗的特色是重情趣,唐代诗人多用一种热烈的情感去感受生活,给人以感染;
①
_______,将某种哲理通过物化外露的形式体现出来,给人以启迪。所以有人说
②
______,让人热烈兴奋;读宋诗如品名茗,令人回味无穷。当然,唐诗中也有充满议论和哲理的诗歌,比如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句都是议论,但是议论得好,是千古绝唱。
③
_____,比如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确实是不减唐音。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