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赏析)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诗人以沙鸥自况,烘托出天地间一个孤独飘零的形象,深刻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B.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赏析)秋天到来,诗人想起了故乡美味的鲈鱼,却羁旅他乡不能归去。于是,只能戴着南方人的帽子,学着思念故国的楚囚钟仪的样子,以表达自己浓烈的思乡之情。
C.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赏析)作者对国文老师的描写,看似不敬不雅,但丝毫没有厌恶之意,更多的却是有趣、可爱。这是在用幽默的笔调,调侃自己所喜欢的尊长,“不敬”中饱含深深敬意。
D.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赏析)此曲以夕阳残照烘托离别的凄凉氛围,又以“遍人间烦恼”夸张地抒发了内心无比的悲伤,最后化虚为实,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异曲同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01 10:59: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尽管汪国真先生被评论界批评为浅薄,认为他的诗歌港台化、《读者》味,是一种精神幻觉,避开了对于残酷现实的正视,但青少年不看文学评论,就认同汪国真。汪国真诗中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抒写,充满了阳光和温暖,这对当代的高中生,以及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有意义的。他的诗歌里有俯拾皆是的警句名言,比如“要嫁就嫁给成功,要输就输给追求”“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对青春少年来说,有一种很给力的鼓舞。高中生面临高考,大学生面临新的环境,那种赞美友情的美好就显得特别温暖,而这样的赞美当下很少。批评家注意到了汪国真诗作的受欢迎程度,但他们认为这是汪诗迎合了大众文化扁平化、快餐化的即时消费心理,让读者本已懒惰的心理更加懒惰。我们的文学需要批评家,有真知灼见的尤其珍贵,但批评要有底线。汪国真的诗作,是在朦胧诗之后,是对朦胧诗的反驳。它畅达,通晓,明白,一点儿也不晦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符合当下青少年的接受心理。如果注意到与汪国真成名同期的琼瑶热、席慕容热以及梁凤仪热,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从个人好恶、价值观念出发,让批评横扫一切,而要从社会背景出发,思考利弊,否则儿童式的直觉并不代表真,而是幼稚。有人说中国社会里,诗歌逐步被边缘化,但实际上中国诗歌一直在现场,只是你看不上这样的现场罢了。
(选自王久辛《汪国真作品代表了中国诗歌的底线》,有删改)
【小题1】文中青少年认同的汪国真诗作有哪些特征?
【小题2】批评家批评汪诗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小题3】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期待什么样的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