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全长约1.3万千米,从福建武夷山下梅起,穿越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直达俄罗斯。下图为明末清初至20世纪初“万里茶道”部分路线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万里茶道”各段的交通运输方式差异明显,影响南段运输方式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气候寒冷,经济发达
D.地形平坦,人口稠密
【小题2】我国通过“万里茶道”把茶叶等产品销往国外,这主要体现的地域联系方式是
A.生产协作B.科技联系
C.信息联系D.商贸联系
【小题3】“万里茶道”沿线地区的甲湖、乙地,近年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水作用是影响甲湖泊面积变化的自然力量
B.甲湖泊可大量围湖建垸种粮,促进经济发展
C.过度放牧和开垦是导致乙地草原退化的主因
D.乙地可采用划区轮牧、退耕还草等治理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06 01:49: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图1)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22万平方千米,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占全国6.3%。2017年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西安与成都的交通半径被缩短至4小时,西三角经济圈力争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积极持续快速发展的“第四极”。

材料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2016年12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壮大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的“城市群壮大计划”,力图将其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图3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略图”。

材料三:

洋县境内(图2)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比较“西三角经济圈”和“中三角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区位优势的异同点。
(2)结合材料三和图2,分析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的原因。

材料四: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导思想下,长江沿岸的湖北荆州着重发展了文化旅游。电子/电气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产业,推广稻田养鱼和稻田养虾。

(3)结合材料四和图3,分析荆州当前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简述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