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将家里的阳台和楼顶铺上防水层和适度的土层,便可改造成为城市“空中花园”。如今在我国,传统的“空中花园”正逐渐被“空中菜园”(如下图)所取代。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制约城市“空中菜园”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技术
C.热量
D.土壤
【小题2】城市绿化由“空中花园”向“空中菜园”发展,主要原因是( )
A.为家庭提供观赏景观
B.城市建设用地的紧缺
C.为调节局地小气候
D.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07 01:45: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意大利米兰位于地中海地区北部,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14年,米兰市中心建成两座“垂直森林”大楼(右图)。“垂直森林”是由民居与不同绿化植物构成的,夏天枝繁叶茂,冬天落叶满地,不同季节建筑外观各异。大楼内还配有节水回收浇灌系统和太阳能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垂直森林”建筑外观的季节变化可
A. 改善空气质量 B. 美化社区环境
C. 增加绿化面积 D. 调节室内光照
【小题2】与传统社区绿化相比,推进“垂直森林”的建设有助于
A. 节约城市建设成本 B. 集约利用城市土地
C. 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D. 提供居民休憩场所
同类题2
通州行政副中心率先在北京建设海绵城市试点。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种水循环模式中
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B.“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地下水储量
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
D.“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
【小题2】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为
①降水②地表径流③蒸腾④蒸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的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类题4
左图、右图表示两种不同的雨水处理方式,图3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图4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增加城市内涝②加剧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2】右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下径流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表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腾
同类题5
如图为某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海绵城市概念中,绿地多设计成下凹式,其目的主要是
A.快速排除积水
B.汇集地面雨水
C.降低土层厚度
D.防止路面被淹
【小题2】不断增多的城市建筑,对建设海绵城市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水污染加重
B.水处理趋难
C.下渗面减少
D.蒸发面增多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生态城市